涤纶又名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聚酯,再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中国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大于85%的纤维简称为涤纶。涤纶的海外商品名称较多,如美国的达克纶、日本的特托纶、英国的特恩卡、前苏联的拉乌珊等。涤纶大致上可以分为短纤和长丝2个品种,其细分品类数量繁多。
中国涤纶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油、煤炭、PX、PTA、MEG化工原料供应企业和技术工艺专利商等;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涤纶生产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涉及纺织品及终端服装、汽车等终端应用领域。
得益于,下游纺织品生产与进出口贸易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国涤纶需求旺盛并长期进行扩能。中国涤纶产量从2015年的3918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4047.9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8%。未来,受新增产能陆续投放、差异化产品推出和终端消费需求乏力综合因素影响,中国涤纶产量将缓慢提升。
近20年来,随着中国针对消费端基础化工原材料整体布局的完成,以及中国民营资本的崛起,使得中国涤纶长丝、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产能占据全球较大比重。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涤纶行业发展前途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大型民营石化和化纤企业。2019年相比于2010年,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呈现大幅度的提高,前六企业市场占比从25%上升至51%。如此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主要是源于中石化等国有资本重视上游石化原料布局的发展的策略和民营资本市场化运作较为灵活的优势。此外,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行业投资额较大且渠道资源分配较为固定,同样成为近十年来前六企业未易主的重要原因。
中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引导涤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需求量增速放缓,生产企业大力开发产品出口成为消化中国产能过剩的重要方法,且2019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下滑也促进中国化学纤维生产企业的出口。再者,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倡导,以及考虑国外人工成本较低的因素,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加大在海外的投资建厂。因此随着海外国家终端纺织服装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中国化学纤维企业等纺织服装化学仍有较大的需求量,东南亚为中国重要的化学纤维出口贸易伙伴。
中国涤纶新增产能密集投放,技术工艺持续升级。自21世纪以来,中国涤纶产能持续投放。
规模化的工艺流程降低了涤纶长丝产能的单位投资额,加快行业的产能扩容进程,同时一体化的集中布局正逐步实现对行业乃至产业链的升级。因此未来规模化生产将是未来涤纶行业主要生产方向。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趋严,未来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减少污染排放将是行业发展的重心。 因此未来行业将着重关注再生聚酯生产涤纶长丝,通过再生聚酯生产涤纶长丝原料品质可完全达到石油提炼合成原料的水平,同时减少碳排放,节能39%。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下一篇:聚酯纤维-CFW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