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清水丝绵冲刺国际“非遗”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余杭清水丝绵冲刺国际“非遗”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反刍动物

  • 详细介绍

  早报讯 唐代的贡赋、南宋的贡品……昨日, 以余杭清水丝绵为代表的蚕桑丝织出产技艺已被开端拟定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杭清水丝绵出产制造前史悠远持久,周朝时家家户户种桑养蚕,是重要的农耕出产。到了唐代,丝绵便被列为了贡赋。相传南宋康王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时,特谕把余杭丝绵列入贡品。到清朝,清水丝绵更是声名日隆,康熙年间远销到了日本。

  余杭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得名,纯手工的民间工艺使之反常柔韧,放置持久也不泛黄。这种技艺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是一份极端名贵的前史遗产。每到深秋时节,余杭乡里简直家家户户扯丝绵、翻衣被,丝绵被仍是女儿出嫁时的重要陪嫁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余杭土地平整,大批桑树被采伐。蚕桑出产经济效益也不高,蚕桑饲养锐减,现代免翻技能替代了传统工艺,余杭清水丝绵的出产制造就更少了,维护传承这项特征明显的出产技艺更是火烧眉毛。此外,我省现在已真实开端启动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作业,全省共有3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本次比赛,这中心还包含了余杭滚灯、“杨乃武与小白菜”传说、杭州运河船民风俗等7个项目。(0410303)